不挂科搜题免费

问题:

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

答案:

[要点](1)该教师进行教育时主要遵循了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①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教师在得知张林沉迷网络之后,并没有批评和惩罚,而是与张林交流,从他的兴趣出发,因势利导,坚持正面教育。 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质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最终使得张林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该教师充分利用张林喜欢电脑这一积极因素,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这让张林对自己有了信心,克服了自身的消极因素,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该教师进行教育时主要采用了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 ①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该教师针对张林的兴趣与他交流,对他充分肯定,使张林心服口服。 ②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该教师鼓励张林多参加集体活动,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都属于实际锻炼法的范畴。 ③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教师利用各种机会表扬张林,这是一种品德评价法。 专家点拨:此题考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德育的原则、方法的出题频率很高,此知识点不难理解,备考时经过认真复习后都能掌握。作答此题的难点在于,有的考生会仅给出其中一个德育原则或德育方法,而遗漏了其他答题要点。因此,阅读材料时,要认真领会其中包含的信息,紧密结合题干进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