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答案: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两类。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依据宪法和行政法设立的国家机关,也包括根据经济法成立,或经依法授权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特殊企业或公司等组织。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是指依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设立,直接从事生产、流通、服务和经济协作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经济活动主体主要为各类企业、个体经营者、承包或租赁企业的个人等。其中,国有企业、合作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组织,包括由国有、合作制主体控制的各种经济组织,是根据经济法的主体制度成立的,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则多是依民法和行政法设立的。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如国家对外签订贷款和担保合同,对内、对外发行债券,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发包工程,作为股东投资设立企业等。 组织机构内部的机构、单位、成员等,虽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如分厂、车间、职工等依法与企业订立承包或租赁等责任制合同而将内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外部化。公民个人从事经济、民事活动,参加的经济法律关系主要是税收关系、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竞争法律关系等。 从各主体的功能和作用角度进行划分,还可以将经济法主体作如下划分: (1) 经济法的决策主体。经济法的决策主体,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2) 经济法的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法的经济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3) 经济法的生产经营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实体,主要包括各类企业、个体经营者和承包户。它们以自身的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取得各项权益,同时,又以自身的各种法律行为履行对国家承担的各项义务。 (4) 经济法的消费主体。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包括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和个体社会成员。消费主体是经济法的重要主体。 (5) 经济法的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管理中,享有监督权的社会实体。它们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专项监督权的专门机关,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监督权行使的范围主要是对经济领域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上实行严格、全面系统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