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科搜题免费

问题: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答案:

1、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 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 (1)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体现在: 1应该树立以“立人”为宗旨的价值观 。 语文教师要强化通过语文教学,丰富、提升和完善学生的整体素质。 2应该增强“语文联系生活”的教育理念 。 3应该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2)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人文性和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工具性发挥出来的就是人文性 。 在工具性中体现人文性 。 2、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文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1)在品词析句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想象作者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围绕文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品味、争论,领悟作者的写法。阅读教学应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进行语言实践训练。 (2)在“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则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行进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和谐统一的道路上。 (3)在听说读写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应努力营造一种调动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一定的语言形式,让学生有依可循,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积累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