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科搜题免费

问题:

简述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两大矛盾及其错误。(北师大2002研)

答案:

答:李嘉图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限度内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及整个理论体系存在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对这两大矛盾,李嘉图及其后继者都无法解决,最终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1)第一大矛盾是价值规律同资本和劳动相交换的矛盾,即价值规律同剩余价值(利润)规律的矛盾。李嘉图及古典学派的其他经济学家都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样,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如按价值规律进行,那么利润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承认资本与劳动间的交换是不等价的,利润得到了说明,但价值规律遭到了破坏。上述矛盾斯密已经察觉到了,他因此提出了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乃至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庸俗理论。李嘉图在批评斯密这一错误观点时,尽管始终支持劳动价值论,但无法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李嘉图不能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他和斯密一样都没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资本相交换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劳动能创造出一个超过劳动力交换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他被资本家无偿占有。(2)第二大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或等量利润规律(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李嘉图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工资的涨落只影响利润的大小,而不影响商品的价值。但是,当他在探讨工资涨落对利润的影响时,却发现这个论断只适应于下述情况,即各个部门的资本都用在劳动上,或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构成是相同的。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耐久性和周转速度不同,在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的前提下,工资的变动也会影响商品的价值。对此,李嘉图宣称工资的涨落对与价值的影响是微小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只是一种例外现象。李嘉图的错误在于他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各个经济范畴看作是永恒的、不变的,从而看不到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没有去研究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以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作为前提,跳过一些中间环节,把价值和生产价格直接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