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科搜题免费

问题:

什么是分析性复核,运用其的目的是什么?分析性复核运用的范围如何?

答案:

分析性复核是指通过分析和比较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比率和金额,从而了解发展趋势,发现异常波动和差异。这里的比率,既可以是各种财务数据之间的比率,也可以是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之间的比率。  分析性复核包括绝对额比较和比率比较。前者是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同类项目之间的金额的比较;后者是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同类比率之间的比较。分析性复核中可选的比较标准包括前期财务数据、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预期结果和非财务资料。  分析性复核可以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使用。  计划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的目的主要包括: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  (2)确定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3)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  (4)减少实质性测试的程序。  实施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的目的主要包括:  (1)发现可能的错误;  (2)减少实质性测试范围。  报告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的目的主要包括:  (1)确认审计中发现的波动或差异;  (2)评估持续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