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科搜题免费

问题: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是什么画出OSI—RM模型的结构图,并说明各层次的功能。

答案:

OSI—RM体系结构是一种分层的结构,它遵循协议分层的原则,具体体现在: (1)层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则系统的描述和集成都有困难,太少则会把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次中。 (2)每一层应该有明确定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应在完成的操作过程方面,或者在涉及的技术方面与其他功能层次有明显不同,因而类似的功能应归入同一层次。 (3)每一层的功能要尽量局部化。这样,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展,层次的协议可以改变,层次的内部结构可以重新设计,但是不影响相邻层次的接口和服务关系。 (4)考虑数据处理的需要。在数据处理过程需要不同的抽象级(如词法、句法、语义等)的地方设立单独的层次。 (5)每一层只与它的上、下邻层产生接口,规定相应的业务。在同一层内相应子层的接口也适用这一原则。 如图1—2所示,OSI的7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各层的功能如下: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问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控制着通信子网的运行,为以分组(Packet)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通过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普遍使用的协议。